蔷薇丸介绍及养殖方法?
一、蔷薇丸介绍及养殖方法?
蔷薇丸原产于墨西哥,分布范围较广,从科阿韦拉州的萨蒂略向南一直延续到圣路易斯波托西的马特瓦拉,面积约40000平方公里,数量较少,可能只有不到一万株植物。
蔷薇丸价格亲和,很少有嫁接,故繁殖多以播种为主。
播种季为春天,在21-27°C的温度下7-14天就发芽,出芽后将幼苗放在阴凉通风处,不能被太阳直晒。
蔷薇丸喜欢排水性良好,呈中性或轻微碱性的混合土。
在生长季时要适当浇水、施肥促进其生长,但是浇水要控制量,因为过量的水易使它的根腐烂,也会让它徒长,影响观赏性。
在冬季或夜间温度低于10°C时要保持土壤干燥,短时间内耐寒至-4℃。
蔷薇丸喜光,强光会使植株紧凑而低矮,有利于开花、羽毛刺和刺座的生长。
二、蔷薇花图片及养殖方法?
1.适当浇水
蔷薇花养护需要适量水分,花期前需要增加浇水量,避免水分过多引起积水问题。花期后减少浇水量,保持土壤湿润。雨季来临后需要做好排水工作,避免发生湿涝问题。
2.充足光照
蔷薇花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条件,生长期每天保证6小时的光照时间。蔷薇花进行光合作用,产生充足的叶绿素,花开后枝叶翠绿,花朵颜色鲜艳。注意避开强烈日光直射,进行阳光散射即可。
三、花篮蔷薇养殖方法?
花篮蔷薇喜阳光、较耐寒。栽植在土层深厚、疏松、肥沃湿润而又排水通畅的土壤中则生长更好。新株定植时要施入腐熟有机肥。霜植后头一二年可于每年深秋开沟施一次基肥,以利生长和开花。
花篮蔷薇是喜光花卉,比较喜欢充足的阳光,也耐半阴,较耐寒,适应能力极强,除了冬季严寒越冬外,南方各地均宜种植。蔷薇花生长期间应当保证有充足的阳光,才能够枝繁叶茂,多开花。
四、香水蔷薇养殖方法?
1、土壤:蔷薇花对壤土的要求不高,肥沃温润并且排水性比较好的土壤最佳。
2、光照:蔷薇花比较喜欢充足的光照,生长期应当保正有充足的光照,才能生长的比较壮硕。
3、温度:蔷薇花喜欢温暖的生活条件,适生温度在20-32℃。
4、浇水:蔷薇花新芽萌发到开花之前,可以适当多浇一些水。
5、施肥:3月份左右可以用一次氮为主的液态肥,5月份可以使用2-3次磷钾肥。
五、野蔷薇养殖方法?
在温暖的地方长势比较好,温度需保持在15-28度,寒冷地方需防寒。它是喜光的,稍微可耐半阴,花期保证充足阳光。补充水分需适量,不可过量,不能积水。基肥是非常重要的,花期也可适当追肥。
六、蔷薇室内养殖方法?
1.
光照充足 蔷薇花要生长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才能枝繁叶茂,顺利开花,生长过程不能遮阴,要将其放在向阳的环境中,保持每天八个小时以上的光照,如果光照太过强烈可以适度喷水提高湿度,保持花瓣和叶片不会被晒干。
2.
水分充足 蔷薇花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,尤其是在生长期,从萌芽期到开花前,需要大量浇水,每天浇水一次,保持土壤湿润但不会积水腐烂,浇水时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,开花后要适当控水,不能从头浇水,避免叶片和花心积水灼烧。
七、蔷薇的养殖方法?
种植方法:
一、播种繁殖
可采用春播或秋播,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春播。蔷薇果实采收一般于9-10月份进行,采后的蔷薇果实要低温冷藏保存,为第2年春播作好准备。蔷薇种子剥取一般在播种前进行,人工或采用机器将种子剥去出来后将种子用清水冲洗,洗净后置于室内或荫蔽处晾干,待种子干燥后即可播种。如不能立即进行播种,可置于冷冻室内短时间冷藏,但切勿过于干燥使种子完全脱水,否则将会影响播种后种子发芽。
播种一般于3-4月份进行。播后覆盖地膜或在播种床上搭建塑料小棚,8-10天后幼苗即可出土,如覆盖地膜,待大部分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撤除地膜,防止烧苗,同时要浇灌播种后第一道水,细流漫灌,防止淤泥埋压幼苗。之后可每隔10天浇水1次。当幼苗长出第一对真叶后,可每隔15天浇水1次。同时要注意松土除草,当幼苗长至4-7cm高时可进行一次性问苗、定苗。
二、扦插繁殖
扦插繁殖蔷薇可以保持其品种固有特性,能在短期内快速繁殖,从扦插到开花周期短,操作简便,因此在蔷薇的繁殖中常被采用。扦插一般于春末夏初进行。插穗应当选取当年生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半木质化枝条,按10-15cm每节剪截,带2-3个节,插穗顶端留2-4片小叶,大叶片剪去1/3。
上端距芽0.5-1cm剪口需平整,下端剪口倾斜利于扦插入土壤中。扦插用基质可采用细炉灰渣和洁净河沙混合而成。插床底层需铺碎石,以增加透气、排水性,扦插前可用0.5%高锰酸钾溶液喷淋插床进行彻底消毒,再用清水冲洗。
扦插深度约为5-7cm,株行距5cm×8cm,斜插,扦插时用细木棍引洞,以防止插穗进入时受伤影响生根。扦插后需要及时向插穗叶面喷水,并保持基质土壤的湿润,防止新插的枝条叶片萎蔫。一般每天喷水2-3次,夏季温度高时或日照时间长光线强烈,喷水次数需相应增加,地温一般控制在20-25℃,植株周围空气湿度85%-90%,插穗生根白天需要覆盖遮荫网,大约25天后大部分插穗开始生根。若使用生根粉处理插穗可以明显提高生根机率。
注意事项:
一、防治方法
秋末冬初及时清园,收集病落叶集中烧毁。加强养护,适当修剪,疏除过密枝条,使通风透光良好。必要时喷施20%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或78%科博可湿性粉剂600倍液、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、50%施保功或施百克(咪鲜胺)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、25%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。
1.白粉病
叶片、叶柄、嫩梢及花蕾均可发病。成叶上生不规则白粉状霉斑,病叶从叶尖或叶缘开始逐渐变褐,致全叶干枯脱落。嫩叶染病,生褪绿蔓延,逐渐扩大,边缘不明显,嫩叶正背两面产生白色粉斑,后覆满全叶,叶片变为淡灰色或紫红色。新叶皱缩畸形。叶柄、新梢染病后节间缩短,茎变细,有些病梢出现干枯,病部也覆满白粉。花蕾染病,花苞、花梗上覆满白粉,花萼、花瓣、花梗畸形,重者萎缩枯死,失去观赏价值。白粉病菌在病芽上越冬。栽植过密、施氮过多、通风不良、阳光不足,易发病。
防治方法
选用抗白粉病的品种。冬季修剪时,注意剪去病枝、病芽。发病期少施氮肥,增施磷、钾肥,提高抗病力。注意通风透光,雨后及时排水,防止湿气滞留,可减少发病。发病初期,喷施20%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20%三唑酮硫磺悬浮剂1000倍液、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。如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,可改喷12.5%腈菌唑乳油或30%特富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。早春萌芽前喷波美2~3度石硫合剂或45%晶体石硫合剂40~50倍液,杀死越冬病菌。
2.黑斑病
主要侵害叶片、叶柄和嫩梢,叶片初发病时,正面出现紫褐色至褐色小点,扩大后多为圆形或不定形的黑褐色病斑。
防治方法
可喷施多菌灵、甲基托布津、达可宁等药物。
3.白粉病
侵害嫩叶,两面出现白色粉状物,早期病状不明显,白粉层出现3--5天后,叶片呈水渍状,渐失绿变黄,严重伤在时则造成叶片脱落。
防治方法
八、孔雀丸养殖方法?
孔雀丸繁殖方法可采用嫁接、扦插、压条等方法,扦插适用于孔雀丸、孔雀之舞,可于5至9月间从母株上剪取生长健壮、长8厘米的当年枝条作插穗。蘸上草木灰后风干,扦插于清洁的河沙土中。插后洒水,置于遮阴处,保持盆土半干状态。平均气温25℃以上,15至20天可生根,第二年春季便可分植于花盆中。
嫁接多用于繁殖孔雀冠及不易生根的孔雀之舞锦。可用龙骨、霸王鞭等同属植物做砧木,从母株上切取直径2厘米以上的小块作接穗,平接绑缚即可。接后置于阴凉通风处,约7天后可成活。
压条主要用以繁殖孔雀丸。在植株生长期,将生长良好的肉质枝条中部埋入土中压实,待土中部分生根后,从母株上切离即可。这一方法获得的植株极易出现变异,小面积及家庭繁殖最适宜采用。
九、白雪丸养殖方法?
一、土壤
盆栽白雪丸土壤材料要利于排水,可将小石子垫在盆底,约3厘米厚即可。再放入用腐叶土、园土、粗砂按1:2:1的比例混合成的培养土,若是有条件还可以在培养土内加入基肥或腐熟的有机饼肥。
二、光照
在生长季节可放在室外培养,保证每天4到6小时的光照,夏季光照强烈时需适当遮荫,充足的阳光利于它的开花。
三、温度
白雪丸原产于阿根廷及巴西南部干旱草原,喜欢温暖的环境。最适宜它生长的温度是,白天20到25摄氏度,夜晚为13到15摄氏度,是最低温度不能低于0摄氏度,冬季应放入室内温暖处。
四、水分
白雪丸虽然耐干旱,但喜湿润的土壤,应保持土壤的湿润。但并不代表要浇太多的水,浇水过多,容易积水,导致烂根。也不可能长期不浇水,会使球体变软。浇水可遵循“见干见湿、浇则浇透”的原则。
五、施肥
白雪丸喜肥,需要每月施2到3次稀薄液肥。种植第1年不施肥,冬季不用施肥。
六、病虫害
在生长期容易长介壳虫,少量时可用刷子刷掉或用镊子夹出虫体杀灭,数量较多时可埋施15%铁灭克颗粒剂于土壤中或用40%氧化乐果乳油剂2000倍液浇灌根部。
七、注意事项
选择花盆时不可选过大的花盆,最好放入仙人球还有一些空隙的花盆。因为过大的花盆难以控制浇水量,容易浇水过多,积水烂根。
十、金刚丸养殖方法?
金刚纂喜光,生长期间应保持充足的阳光照射,平时养在光线良好的位置,夏季时避开直射强光。在土层松散、渗透性强、疏松透气的土中利于生长,养几年在春季换次盆土。将温度保持在22-28℃左右,冬季及时移到室内保暖。在生长期适量浇水,保持土壤微湿。保持良好通风,促进空气能正常流通,也能预防病虫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