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叶一枝花是草本药吗
一、三叶一枝花是草本药吗
是七叶一枝花吧!??
二、喇叭花的叶子和花的特征
是一年生缠绕草本,茎上生有短毛。叶心脏形,它的花形状如漏斗
三、请问这是什么植物,没有种,它自己生长出来的。
‧中文名称: 虎尾兰
‧英文名称: Snake Plant、Mother-in-low's Tongue
‧学名: Sansevieria trifasciata Prain
Sansevieria trifasciata Prain cv. 'Laurrentii'(黄边虎尾兰)
‧科别: 龙舌兰科(Agavaceae)虎尾兰属(Sansevieria)
‧别名: 老虎尾『陆川』,千岁兰、弓弦麻
‧原产地: 非洲及印度
‧用途: 1.观叶植物:美观耐旱,常被栽植为绿篱用。2.作弓弦用:叶子的纤维坚轫可以作弓弦用。3.净化空气用:一盆虎尾兰,可净化 10 平方公尺的空气。4.药用:性味:叶:甘、苦、寒,有小毒。效用:叶:清热解毒,去腐生肌。治感冒,咳嗽,支气管炎,肝脾肿大,癰疮,肿毒,毒蛇咬伤,跌打损伤。全株外用治瘰癧。
‧茎: 草本,高 30~100 公分,具匍匐根状茎。
‧叶: 叶根生,2 至多枚簇生,直生或略斜生,肥厚硬革质,带状披针形或倒狭披针形,长 30~100 公分,宽 3~8 公分,下部渐狭成槽状柄,先端短尖而具硬锐尖头,全缘,叶片上具白绿色或深绿色相间之横斑纹。
‧花: 花葶高 20~80 公分,花 3~8 朵一束,1~3 束一簇,节状排列成总状花序;花被 6 枚,白色或黄白色至淡绿色,长 0.15~0.2 公分,下部合生成筒状,被片线形,长 1.5~1.8 公分;雄蕊 6 枚;子房上位,3 室,花柱伸出花冠外,柱头头状。花期 11~12 月。
‧果实: 果实球形,直径约 0.3~0.8 公分,成熟时橘红色。果期夏季。
‧特徵:
虎尾兰为非洲原产的龙舌兰科多年生肉质植物,又名千岁兰。地下茎匍匐延伸,粗约 1.5~2.5 公分。叶基生,常 1~2 枚,也有 3~6 枚成簇的,直立,硬革质,扁平,长条状披针形,长30~70 (~120) 公分,宽 3~5(~8) 公分,有白绿色不晰荣绿色相间的横带斑纹,边缘绿色,向下部渐狭成长短不等的、有槽的柄。花葶高 30~80 公分,基部有淡褐色的膜质鞘;花淡绿色或自色,每 3~8 朵簇生,排成总状花序;花梗长 0.5~0.8 公分,关节位於中部;花被淡绿色或白色,长 1.6~2.8 公分,管与裂片长度约相等。浆果直径约 0.7~0.8 公分,成熟时橘红色。花期 11~12 月。叶缘带黄边的叫黄缘虎尾兰。虎尾兰的生性非常的强健,耐阴、耐旱,对於空气污染的抵抗力强,盆栽、庭园种植或做绿色篱笆都非常的适合,用分株法或叶插法繁殖。
‧更多: 虎尾兰约有 60 馀种,虽然名字中有“兰”字,可是和兰科植物一点关系也没有。品种有:短叶虎尾兰、黄边虎尾兰、黄边短叶虎尾兰、美叶虎尾兰。虎尾兰的长叶具深绿横条斑纹,像老虎的尾巴。因为耐旱所以叫千岁兰,叶子的纤维可以作弓弦所以又叫弓弦麻。
四、水仙大概要养好久才会开花
水仙花栽培技术要求不高,只要保持温度在15℃左右,有充足的阳光和勤浇水、常换水,养殖25天-30天就能开花。
五、如何防止君子兰叶片打皱?
君子兰的叶片出现皱褶是令人不愉快的.有时非常漂亮的一株幼兰,在要在开花前突然出了褶,这实在可惜.它们都是因为皱褶而被毁了容.这只能是无奈,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让她不出皱褶,但她引起了我很多思索.
君子兰打皱究竟是什么原因呢?说法太多了.据养兰的一些前辈所说,30年前的君子兰很少有打褶的,也许是因为数量大小?只有染厂有时纵向出现皱褶,但不是死皱,有人称它为 铁道兰.进10 几年来君子兰的出皱率逐渐上升.有人说打褶是因为肥大;也有人说是缺水;还有人说是温度低.但经过实验证明一点肥也不给照样打褶,因此对肥大可持否定,放在最佳温度区以及盛夏,也照样打褶,所以低温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.两个月不浇水的也不一定打褶,每天一次透水的也不见得不打褶,那还能说与水有什么关系吗?因此上述理由都是不能成立的.
一株本来很漂亮的兰,打了褶怎么办呢?千方百计的救治.持肥大观点者:减肥.持低温观点者:增温.持水小观点者:加大浇水量.但无一有效.有人在没有办法之余想出了办法,想来想去认为打褶是库紧,就是叶鞘包得太紧,所以大胆的作出了牺牲,干脆用刀把叶鞘切开,再用力向两侧劈开,怕不行再用绳固定,结果褶还是照打不误(有的人因花夹箭也是这样处理的).以上说的都是我亲眼见到和自己做过的,而且不止一小撮人这样做,当然这都是过去的事,现在应该没有人会这样做了.
种子萌发的力量是不可轻估的,多么坚硬的土地也要把根扎下去,也要把叶长出来,而且见到阳光后叶片很快就舒展开来.难道君子兰的叶鞘能限制叶片的正常生长?太不符合自然规律了,按理即使小叶在未伸出前在叶鞘里被捆,不舒展,但在长出后叶应该渐渐展开,但事实恰恰不是这样.一些体大的动物的幼崽生出来就必须跟着母亲奔跑,以求生存,而且身体很大,其生殖器那么小都能生出来,也是不可思仪的,但自然就是这样,它必须把它生出来,这才是正常的,看来君子兰打褶应该不是外部因素造成的!
生物的进化都是向着更好的生存这个一致的方向,如果不是这样这一物种必将被淘汰.物种的生存在就是物竞天择.在所能见到的资料中,观察野生君子兰的形态,虽然没有我们改良出的那些品种好看,但也没有一个象打褶的那么难看,我想那些劣种大自然早就把它淘汰了.只要是养过几年兰的都知道杂交育种的一些选择亲本的原则,杂交虽然复杂,但不是乱杂,所以要遵循一定的规律,否则就要被大自然淘汰.君子兰打褶很可能就是错误的杂交所导致的灾害.
当然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也是很慎重的,既然写了那是无法否定的,自己否定自己那是一件痛苦的事情,所以用了一个很可能,没有把话说得很肯定.经过长期的观察,找出打褶君子兰的共性,我发现君子兰打褶的比例与形态有关:君子兰的打褶与叶柄(脖)的长短成反比,即脖越短打褶率越高;与头形圆的程度成正比,即头形越圆打褶率越高;与形体大小成反比,即形体越大打褶率越低;与长宽比值成反比,即比值越大打褶率越低.
如果上述观察无误,那么过分追求脖短,超宽,超圆,超小型,可能就是造成君子兰打褶的原因所在.
可以吧 O(∩_∩)O哈哈~